杠杆炒股是什么意思 这个北方经济重镇,到底怎么了
6月煤炭进口仍小幅增长,英美资源宣布事故矿井Q4无法交货
资源型城市的转型,总是充满挑战。但这一步杠杆炒股是什么意思,迟早得迈出去。
撰文丨熊志
2024年上半年经济数据陆续公布,山西省会太原,成了“扎眼”的存在。
一季度同比增长1.0%的基础上,半年数据有所回暖,但增速也只有1.6%,低于5.0%的全国平均线,在公布数据的省会城市中,处于垫底的位置。
太原的失速,其实谈不上有多突然。过去几年,太原经济表现平平,2023年GDP总量为5573.74亿元,增长3.8%,也远低于全国5.2%的平均增速、山西省5.0%的增速。
曾经的北方经济重镇,如今到底怎么了?
01
山西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,明清时期晋商的崛起,正是当年山西经济繁荣、商贸发达的一个缩影。对此,学者余秋雨在《抱愧山西》一文中写道:
在上一世纪乃至以前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,中国最富有的省份不是我们现在可以想象的那些地区,而竟然是山西!直到本世纪初,山西,仍是中国堂而皇之的金融贸易中心。
作为山西的省会城市,太原有2500多年建城史,长期处于区域乃至国家的政治、军事、经济、文化的中心地位,明清时期的城建规模,甚至超过西安,是“北方第二城”的有力竞争者。
山西是产煤大省,省会太原则凭借着丰富的煤炭等资源,在1949年后被委以重任,成为重要的重工业基地,大力发展冶金、机电、煤炭、化工等产业。
“一五”期间,国家156个重大工业项目,有11个落户太原,太原的工业地位可见一斑。
良好的区位条件,加上煤炭经济的助力,太原长期处在增长的快车道上。直到2005年,太原的GDP体量还要高于如今已经破万亿的合肥。
图/图虫创意
但好景不长,2008年之后,太原开始增长放缓,2009年GDP增速断崖式下跌,降到只有2.9%,在重点城市中逐渐掉队,存在感越来越弱,被合肥等冲劲十足的网红城市,彻底甩在了后面。
2023年,合肥的GDP体量达到12673.8亿元,而太原只有5573.74亿元。短短18年的时间,两个平起平坐的城市,就造成了如此悬殊的体量差距。
2021年,受益于煤炭价格大涨,太原经济总量一举突破5000亿大关。这一年太原立下雄心壮志,要在2025年突破万亿大关,结果被现实狠狠打脸,当年的高速增长只是昙花一现。不得已的太原,在2023年宣布,冲击万亿的时间推迟到2027年。
但从目前的增长速度来看,2027年晋级GDP万亿俱乐部,恐怕依然是奢望。
经济减速的另一面,是人口增长的乏力。“六普”到“七普”10年间,太原的人口增量只有110万,远远低于武汉(254万人)、长沙(300万人)等中部省会,扣除自然增长,每年的净流入寥寥无几。
02
太原经济陷入低迷,山西的日子也并没有太好过。
2024年,山西的GDP同比增长只有1.9%,全国排名吊车尾。并且,相比2023年上半年,山西的GDP规模减少了501.71亿元,成为全国GDP增量为负的省份之一。也就是说,上半年山西的名义增长为负。
太原,乃至山西的“熄火”,原因其实也简单,它们因煤而兴,也因煤而衰。
不难发现,太原的经济增长轨迹与煤炭行业的兴衰紧密相连,呈现出高度的同步性。
当大宗商品市场繁荣,特别是煤炭等能源化工产品需求激增时,太原经济随之起飞;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,以及之后持续加强的环保限产政策,煤炭行业遭遇重创,太原的高增长时代也一去不复返。
太原的工业总体相对薄弱,今年上半年,第二产业的GDP占比只有38.7%,而工业结构中传统能源化工产业,又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。所以,这座城市的发展命运也被煤炭价格深度绑架。
近些年来,太原开始艰难的产业转型,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,在2020年取代传统能化产业,成为太原工业总产值首位产业。其中的代表企业太原富士康,产值突破千亿大关,贡献了全市七成以上的出口额度。
▲太原市(图/视频截图)
但想要摆脱“黑金”依赖,谈何容易?
统计公报显示,2023年太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排名前十的行业中,基本上看不到多少现代制造的身影,反倒是煤炭、钢铁、炼焦等传统能源化工产业,继续处在“霸榜”状态。
资源产业依赖太重造成的隐患,不只是对大宗商品价格走势高度敏感,经济容易波动。更关键的是,第一,这类产业附加值低,产业链短,在产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,创造的价值增值有限。
合肥为什么发展迅猛?以它蓬勃发展的汽车产业为例,一辆汽车往往有上万个零部件,制造工艺复杂,可以通过繁琐的生产流程,精细的零部件制造,形成强大的上下游产业链网络,带动经济发展。
第二,传统能源化工产业,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行业,往往由国有企业主导。国企占比过大,凭借优势地位大量攫取市场资源,又会对民营经济造成挤压,影响经济活力。
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名单中,整个山西只有8家民营企业入围,多数为能源化工企业。而在山西省内的民企百强榜中,作为省会的太原,只有14家入围,要低于晋中、长治、吕梁等兄弟城市。
产业结构传统、单一,民营经济缺少活力,太原经济的低迷,自然成了意料之中的结果。
03
太原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,开始全方位地反思追赶。
去年,面对曾经齐头并进的合肥,太原组织了55名党员干部前往考察学习,学完之后还特别召开了“成果转化汇报大会”。
面对如火如荼的文旅经济,这座传统的“煤城”也不甘落后,大力发展演唱会经济,并出台了系列扶持措施,关怀备至地宠客宠粉。
周杰伦、蔡依林、邓紫棋等明星演唱会结束时,曾专门致谢太原市委市政府,狠狠地刷了一波存在感。而太原也收获了“歌迷之城”的称号,成功出圈,打破了人们对“煤城”太原的传统认知。
▲周杰伦太原演唱会(图/视频截图)
但还是那句话,演唱会经济,甚至文旅产业,哪怕能够带来巨大的流量,提升城市的能见度和存在感,它们对经济的拉动效果依旧十分有限。
太原的问题依然在于,产业结构过于传统,过度依赖煤炭等传统能源化工行业。
当然,和所有的资源产业依赖型城市一样,太原乃至山西的转型,首要的其实不是产业,而是观念。
经济发展有很强的惯性,在路径依赖下,地方很难下定决心,告别躺着赚钱的好日子。对此,太原主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提到:
煤价好的时候,钱够赚,是无心转型,要么保安全生产,无暇转型;煤价不好的时候,效益差,无力转型,成本支付不起。
因此,资源型城市的转型,总是充满挑战。但这一步,迟早得迈出去。告别僵化保守、狭隘封闭、随遇而安的观念,太原以及山西,才会有出路。